第(2/3)页 “我是小把戏!我是小把戏!我是小把戏!呃哈哈哈哈——!我是小把戏——!” 整个人如癫如狂,精神失常,情绪崩溃。 最后的一句,双手抱着头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嘴里不断嘟囔着自己是小把戏。 不少影视作品都有这种角色遭遇重大打击需要呈现出情绪崩溃的戏,大多演绎是要么放声嘶吼、要么大哭、要么憋气胀红脸......这对演员的演技要求很高,真要演出角色情绪崩溃的那个释放点,老演员或许能做到几种方式相结合,而经验不足者往往单一并且让人尴尬。 李南池没想到,张仁浩的这场情绪戏现场渲染得这么好! 这种进步,他乐见其成,这种情绪崩溃戏得靠演员自身去悟,不像动作戏那样自己可以直接提供指导。 “咔,好!这段小人物小把戏演得很好。” 李南池站了起来,给两个人比了个大拇指,作为导演,他很少给出大拇指的评价,但刚才这段“小人物小角色小把戏”的自我嘲讽戏码,一大一小两个人呈现得都很不错。 “下面继续保持。” “李导,接下来这段稍息立正的戏我怎么去演?有点儿把握不来,是继续癫狂还是迷醉?” 张仁浩喝了一点水,走到李南池这边,上来主动询问。 刚才那种情绪崩溃戏,能演得生动,他也是自我情绪的一种抒发,回想起自己跑龙套的种种心酸,自己可不就是一个个剧组里的小人物、小角色、小把戏么? 所以他刚才带入自己那些年的记忆情绪,效果不错,让李导满意了。 不过对于接下来的“稍息立正戏”,他还有些没摸透往“癫狂”、“迷醉”这两个方向中的哪个着力。只是他有个好习惯,不懂就问,有过一次在李南池手底下演戏经验的张仁浩知道李导并不吝啬去解答。 “迷醉吧,认命之后的随心所欲,放弃自己的傻不愣登。具体这么做,立正的时候,你可以先身体歪歪扭扭一下,然后再去站直。稍息的时候,同样也是......”李南池直接给出该怎么去演,给张仁浩解完惑,对旁边的蒋越说道,“你就继续保持刚才语无伦次的喝醉状态,说话的时候,语段之间拉长一点时间。” 两个人补完妆后,拍摄继续。 反客为主躺在藤椅上的蒋越一脸“喝醉”的样子,反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说,“我是小把戏!” 张仁浩强调了一下,“我是小把戏。” 蒋越眼睛惺觞的瞅着坐在地上的张仁浩,“你是小把戏啊......立正,稍息!” 张仁浩也就歪扭的站了起来,大肚子依旧往前一挺...... 这位被李南池从大龙套提拔上来的演员,不能说有多高的悟性,但对于讲完动作注意点后的贯彻性,却是颇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