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拉满的虚荣值-《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第(2/3)页

    这就是粉丝之中的一种攀比心理,基于偶像,反馈自身......

    本来,《三毛从军记》已经在大陆的电影市场下档,这七月的影视话题都被暑期档电影占据着,但是这从香岛传进来的一份份报道,又重新将三毛拉回到观众朋友们的注意力里。

    国内的广大网友、尤其是李南池的粉丝们,已经自发关注起《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在gat的表现,源源不断的香岛、妈港报道经筛选后传输了进来:

    “大陆喜剧,《三毛从军记》在港成绩喜人!连续三天排行香岛票房榜第二,力压港片暑期警匪大作《黑果警察》!”

    “著名港岛文化人士黄志中评三毛:喜中有忧值深思!”

    “......”

    在内陆面对了三天港媒冲刷之后,在湾岛,影评人苏志杰的这篇关于三毛的影评终于在三天后见报。

    尔后,就被旅居岛内的大陆媒体人发现并传回大陆。

    其实在湾岛,这篇影评刊载出来后,并没有在观众中掀起多大的波澜,三毛影片中体现的讽刺性和社会性在湾岛掀起的波澜也只是在影评圈,依旧处于小规模的口口相传中。

    因为,三毛的宣传实在为零,没有剧宣会,也没有明星见面会活动,就一张海报淹没在一众暑期档海报中,观众们的目光早就被宣传活动如火如荼的暑期档电影给吸引过去。

    但是,苏志杰等人的这些影评,在跨越海峡传回大陆之后,再度继香岛之后,引发内陆网民的热议。

    对于湾岛影评人惊呼“大陆竟然孕育出了一部这样的作品?”

    网友们表示自信一笑,甚至有点嘲讽对面有些大惊小怪。

    其实,每当大陆出现什么好玩意儿,引起一湾之隔的湾岛诧异时,都会引起类似的轰动,而国内网民则表现出不屑一顾。这与当年在南边上画了一个圈的时代,已然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角色互换。

    所以说啊,zq和经济的强大才是一切自信的根源。

    面对gat三地媒体对三毛电影的种种夸赞声音,处于被夸赞中心的李南池,自然又重新回到聚光灯下,而距离他离开六月的聚光灯舞台,尚未间隔多少时日。

    不少港媒向红星厂发来人物专访申请,他们对李南池这个内陆年轻的天才导演十分感兴趣。

    但李南池认为谦虚的形象最重要。

    所以,他推掉了文化沙龙的邀请,也未接受港媒报纸的人物专访,一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做派。

    这让很多粉丝在猜测,这个夏天,这位红星厂的一把手兼灵魂人物究竟要做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