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王娇鸾百年长恨-《今古奇观》
第(2/3)页
闷来窗下三杯酒,愁向花前一曲琴。
人在琐窗深处好,闷回罗帐静中吟。
孤凄一样昏黄月,肯许相携诉寸心?
娇鸾看罢,即时复书,前写“虎衙爱女娇鸾拜稿”:
轻荷点水,弱絮飞帘。
拜月亭前,懒对东风听杜宇;画眉窗下,强消长昼刺鸳鸯。
人正困于妆台,诗忽坠于香案。
启观来意,无限幽怀。
自怜薄命佳人,恼杀多情才子。
一番信到,一番使妾倍支吾;几度诗来,几度令人添寂寞。
休得跳东墙学攀花之手,可以仰北斗驾折桂之心。
眼底无媒,书中有女。
自此衷情封去札,莫将消息间来人。
谨和佳篇,仰祈深谅!
诗曰:
秋月春花亦有情,也知身价重千金。
虽窥青琐韩郎貌,羞听东墙崔氏琴。
痴念已从空里散,好诗惟向梦中吟。
此生但作干兄妹,直待来生了寸心。
廷章阅书赞叹不已,读诗至末联,“此生但作干兄妹”,忽然想起一计道:“当初张珙申纯皆因兄妹得就私情。
王夫人与我同姓,何不拜之为姑?
便可通家往来,于中取事矣!”
遂托言西衙窄狭,且是喧闹,欲借卫署后园观书。
周司教自与王千户开口。
王翁道:“彼此通家,就在家下吃些见成茶饭,不烦馈送。”
周翁感激不尽,回向儿子说了。
廷章道:“虽承王翁盛意,非亲非故,难以打搅。
孩儿欲备一礼,拜认周夫人为姑,姑侄二家,庶乎有名!”
周司教是糊涂之人,只要讨些小便宜,道:“任从我儿行事。”
廷章又央人通了王翁夫妇,择个吉日,备下彩缎书仪,写个表侄的名刺,上门认亲,极其卑逊,极其亲热。
王翁是个武人,只好奉承,遂请入中堂,教奶奶都相见了。
连曹姨也认做姨娘,娇鸾是表妹,一时都请见礼。
王翁设宴后堂,权当会亲。
一家同席,廷章与娇鸾暗暗欢喜,席上眉来眼去自不必说,当日尽欢而散。
姻缘好恶犹难问,踪迹亲疏已自分。
次日王翁收拾书室,接内侄周廷章来读书。
却也晓得隔绝内外,将内宅后门下锁,不许妇女入于花园。
廷章供给自有外厢照管。
虽然搬做一家,音书来往反不便了。
娇鸾松筠之志虽存,风月之情已动。
况既在席间眉来眼去,怎当得园上凤隔鸾分。
愁绪无聊,郁成一病,朝凉暮热,茶饭不沾。
王翁迎医问卜,全然不济。
廷章几遍到中堂问病,王翁只教致意,不令进房。
廷章心生一计,因假说:“长在江南,曾通医理。
表妹不知所患何症,待侄儿诊脉便知。”
王翁向夫人说了,又教明霞道达了小姐,方才迎入。
廷章坐于床边,假以看脉为由,抚摩了半晌。
其时王翁夫妇俱在,不好交言,只说得一声保重,出了房门,对王翁道:“表妹之疾是抑郁所致,常须于宽敞之地散步陶情,更使女伴劝慰,开其郁抱,自当勿药。”
王翁敬信周生,更不疑惑,便道:“衙中只有园亭,并无别处宽敞。”
廷章故意道:“若表妹不时要园亭散步,恐小侄在彼不便,暂请告归。”
王翁道:“既为兄妹,复何嫌阻?”
即日教开了后门,将锁钥付曹姨收管,就教曹姨陪侍女儿,任情闲耍,明霞伏侍,寸步不离,自以为万全之策矣!
却说娇鸾原为思想周郎致病,得他抚摩一番,已自欢喜。
又许散步园亭,陪伴伏侍者都是心腹之人,病便好了一半。
每到园亭,廷章便得相见,同行同坐。
有时亦到廷章书房中吃茶,渐渐不避嫌疑,挨肩擦背。
廷章捉个空,向小姐恳求,要到香闺一望。
娇鸾目视曹姨,低低向生道:“锁钥在彼,兄自求之。”
廷章已悟。
次日廷章取吴绫二端,金钏一副,央明霞献与曹姨。
姨问鸾道:“周公子厚礼见惠,不知何事?”
娇鸾道:“年少狂生,不无过失,渠要姨包容耳!”
曹姨道:“你二人心事我已悉知,但有往来,决不泄漏!”
因把钥匙付与明霞。
鸾心大喜,遂题一绝,寄廷章云:“暗将私语寄英才,倘向人前莫乱开;今夜香困春不锁,月移花影玉人来。”
廷章得诗,喜不自禁。
是夜黄昏已罢,谯鼓万声,廷章悄步及于内宅,后门半启,捱身而进。
自那日房中看脉出园上来,依稀记得路径,缓缓而行。
但见灯光外射,明霞侯于门侧。
廷章步进香房,与鸾施礼,便欲搂抱。
鸾将生挡开,唤明霞快请曹姨来同坐。
廷章大失所望,自陈苦情,责其变卦,一时急泪欲流。
鸾道:“妾本贞姬,君非荡子。
只因有才有貌,所以相爱相怜。
妾既私君,终当守君之节;君若弃妾,岂不负妾之诚。
心矢明神,誓同白首,若不苟合,有死不从。”
说罢,曹姨适至,向廷章谢日间之惠。
廷章遂央姨为媒,誓谐伉俪,口中咒愿如流而出。
曹姨道:“二位贤甥,既要我为媒,可写合同婚书四纸,将一纸焚于天地,以告鬼神;一纸留于吾手,以为媒证;你二人各执一纸,为他日合卺之验。
女若负男,疾雷震死;男若负女,乱箭亡身。
再受阴府愆,水堕酆都之狱。”
生与鸾听曹姨说得痛切,各各欢喜,遂依曹姨所说,写成婚书誓约。
先拜天地,后谢曹姨,姨乃出清果醇醪,与二人把盏称贺。
三人同坐饮酒,直至三鼓。
曹姨别去,生与鸾携手上床,云雨之乐可知也。
五鼓,鸾促生起身,嘱咐道:“妾已委身于君,君休负恩于妾。
神明在上,鉴察难逃。
今后妾若有暇,自遣明霞奉迎,切莫轻行,以招物议。”
廷章字字应承,留恋不舍。
鸾急教明霞送出园门。
是日鸾寄生二律云:
昨夜同君喜事从,芙蓉帐暖语从容;
贴胸交股情偏好,拨雨撩云兴转浓。
一枕凤鸾声细细,半窗花月影重重。
晓来窥视鸳鸯枕,无数飞红扑绣绒。
(其一)
衾翻红浪效绸缪,乍抱郎腰分外羞。
月正圆时花正好,云初散处雨初收。
一团恩爱从天降,万种情怀得自由。
寄语今宵中夕夜,不须欹枕看牵牛。
(其二)
廷章亦有酬答之句。
自此鸾疾尽愈,门锁竟弛。
或三日、或五日,鸾必遣明霞召生,来往既频,恩情愈笃。
如此半年有余,周司教任满,升四川峨眉县尹。
廷章恋鸾之情,不肯同行,只推身子有病,怕蜀道艰难;况学业未成,师友相得,尚欲留此读书。
周司教平昔纵子,言无不从。
起身之日,廷章送父出城而返。
鸾感廷章之留,是日邀之相会,愈加亲爱。
如此又半年有余。
其中往来诗篇甚多,不能尽载。
廷章一日阅邸报,见父亲在峨眉不服水土,告病回乡。
久别亲闱,欲谋归觐,又牵鸾情爱,不忍分离。
事在两难,忧形于色。
鸾探知其故,因置酒劝生道:“夫妇之爱,瀚海同深,父子之情高天难比。
苦恋私情而忘公义,不惟君失子道,累妾亦失妇道矣!”
曹姨亦劝道:“今日暮夜之期,原非百年之算。
公子不如暂回故乡,且觐双亲。
倘于定省之间即议婚姻之事,早完誓愿,免致情牵。”
廷章心犹不决。
娇鸾教曹姨竟将公子欲归之情对王翁说了。
此日正是端阳,王翁治酒与廷章送行,且致厚赆。
廷章义不容已,只得收拾行李。
是夜,鸾另置酒香闺,邀廷章重伸前誓,再订婚期,曹姨亦在坐。
千言万语,一夜不睡。
临别,又问廷章住居之处。
廷章道:“问做甚么?”
鸾道:“恐君不即来,妾便于通信耳。”
廷章索笔写出四句:
思亲千里返姑苏,家住吴江十七都;
须问南麻双漾口,延陵桥下督粮吴。
廷章又解说:“家本吴姓,祖当里长督粮,有名督粮吴家,周是外姓也。
此字虽然写下,欲见之切,度日如岁。
多则一年,少则半载,定当持家君柬帖,亲到求婚。
决不忍闺阁佳人悬悬而望。”
言罢,相抱而泣。
将次天明,鸾亲送生出园,有联句一律:“绸缪鱼水正投机,无奈思亲使别离。”
廷章;“花圃从今谁待月?
兰房自此懒围棋。”
娇鸾;“惟忧身远心俱远,非虑文齐福不齐。”
廷章;“低首不言中自省,强将别泪整蛾眉。”
娇鸾。
须臾天晓,鞍马齐备。
王翁又于中堂设酒,妻女毕集,为上马之饯。
廷章再拜而别。
鸾自觉悲伤欲泣,潜归内室,取乌丝笺题诗一律,使明霞送廷章上马,伺便投之。
章于马上展春云:
同携素手并香肩,送别那堪双泪悬。
郎马未离青柳下,妾心先在白云边。
妾持节操如姜女,君重纲常类闵骞。
得意匆匆便回首,香闺人瘦不禁眼。
廷章读之泪下,一路上触景兴怀,未尝顷刻忘鸾也。
闲话休叙。
不一日,到了吴江家中,参见了二亲,一门欢喜,原来父亲与同里魏同知家议亲,正要接儿子回来行聘完婚。
生初时有不愿之意,后访得魏女美色无双,且魏同知十万之富,妆奁甚丰,慕财贪色,遂忘前盟。
过了半年,魏氏过门,夫妻恩爱,如鱼似水,竟不知王娇鸾为何人矣!但知今日新妆好,不顾情人望眼穿。
却说娇鸾一时劝廷章归省,是他贤慧达理之处。
然已去之后,未免怀思。
白日凄凉,黄昏寂寞;灯前有影相亲,帐底无人共语。
每遇春花秋月,不觉梦断魂劳。
捱过一年,杳无音信。
忽一日明霞来报道:“姐姐可要寄书与周姐夫么?”
娇鸾道:“那得有这方便?”
明霞道:“适才孙九说临安卫有人来此下公文。
临安是杭州地方,路从吴江经过,是个便道。”
娇鸾道:“既有便,可教孙九嘱咐那差人不要去了。”
即时修书一封,曲叙别离之意。
嘱他早至南阳,同归故里,践婚姻之约,成终始之交。
书多不载,书后有诗十首。
录其一云:
端阳一别杳无音,两地相看对月明。
暂为椿萱辞虎卫,莫因花酒恋吴城。
游仙阁内占离合,拜月亭前问死生。
此去愿君心自省,同来与妾共调羹。
封皮上又题八句:
此句烦递至吴衙,门面春风足可夸。
父列当今宣化职,祖居自古督粮家。
已知东宅邻西宅,犹恐南麻混北麻。
去路逢人须借问,延陵桥在那村些?
又取银钗二股为寄书之赠。
书去了七个月,并无回耗。
时值新春,又访得前卫有个张客人要往苏州收货。
娇鸾又取金花一对,央孙九送与张客,求他寄书。
书意同前。
第(2/3)页